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

《CATS》

從高雅至通俗的「變奏」     曉龍

《CATS》改編自安德魯·洛伊·韋伯的同名音樂劇,本來是中上層社會人士的高尚娛樂,要去尊貴的大劇院觀賞,穿上華麗的套裝,需要花數百至過千元港幣,是一種非正規的「藝術膜拜」;但當音樂劇被改編為電影,對象是普羅大眾,只需花數十至約一百多元,到大型商場內的電影院觀賞,創作人通俗化地把此劇照辦煮碗地搬上大銀幕,本來無可厚非。不過,電影是一個充滿幻想的空間,演員穿上不同品種的貓型衣服,但卻保留了人類原有的五官,在街頭載歌載舞,彷彿把舞台轉移至實景,場景已改變,但演員的歌聲、舞蹈和肢體語言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滿足了原有的劇迷,卻使看慣電影的觀眾覺得其欠缺足夠的電影感。電影很多時候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脫離了時空的限制,但《CATS》的創作人未能善用電影的特質,只著意保留其原汁原味,這導致其未能進行天馬行空的改編,不論那群像貓不似人的演員如何落力地演出,雄貓如何風流倜儻,雌貓如何美艷動人,觀眾仍然只能沉浸在熱鬧的歌聲和大堆頭的畫面內,彷彿正在觀賞一齣放上銀幕的歌舞劇,其實感過重的跳接鏡頭(Jump Cut),更使他們原有的想像空間在一剎那間「消失」,遑論能在觀賞過程中馳騁在幻想國度內。

事實上,《CATS》有濃烈的懷舊味道,影片中的演員穿上的緊身衣,與六七十年代真人版電視劇內蝙蝠俠及羅賓穿著的衣服質料十分相似,不知道影片創作人是否很懷念昔日的土味還是欲重現舞台劇效果,不論演員的貓型衣服如何亮麗,如何入型入格,筆者總覺得創作人大膽地捨棄電腦效果而回歸原始的舉動,是為了吸納已逾中年的歌舞劇劇迷到電影院觀賞,或者創作人對年青觀眾欠缺信心,即使英文電視台間歇性地播放《CATS》原有的舞台劇版本,依舊擔憂過度現代化的電影版不單未能滿足已逾中年的歌舞劇劇迷,亦未能取得年青觀眾的歡心,如今保留原有歌舞劇版本的保守決定,算是討好一群喜歡懷舊的觀眾的穩妥安排。因此,創作人經常處於尷尬的境地,嘗試從高雅轉化至通俗,但卻在完全通俗化的過程中舉棋不定,這導致整齣電影從幕後製作至演員演出皆「不三不四」,既不及原有歌舞劇版本的高雅,亦追不上當今荷里活主流電影的通俗,在兩面不討好的情況下,坊間對《CATS》的評價欠佳,實屬必然。

由此可見,《CATS》的改編未竟全功,源於創作人的市場定位欠佳,未能把電影內充滿想像力的幻想空間發揮得淋漓盡致,倘若已逾中年的歌舞劇劇迷欲尋回自己的觀劇回憶,大可重看原有的歌舞劇,享受其原汁原味的演出,不必走進電影院內平面的二維空間;倘若年青觀眾欲追尋天馬行空的觀影體驗,看著《CATS》內與原有的歌舞劇十分相似的集體舞步,很大可能會失望而回。故創作人在進行改編時必須想想:從歌舞劇轉化至電影,除了媒體空間的變化外,此齣電影比原有的歌舞劇在主流市場內有何額外增加的價值(Extra and Additional Value)?在改編時如何加入更多嶄新的元素?改編後的成品如何吸納更廣泛的觀眾群?除了運用「吃老本」的辦法增加電影觀眾的入座率,還可如何承先啟後地提高此電影/原有的歌舞劇的流行程度?筆者相信這些都是《CATS》的創作人在進行創作前應細心思考的各種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