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無名勲章》

爭取公義的努力              曉龍

很多人可能以為《無名勲章》內民眾為了爭取政府授予美國空軍傘兵威廉·皮森巴格的榮譽勳章所付出的精力和汗水多此一舉,因為當時已與越戰時期相距一段相當長的日子,雖然死者的家屬很在意他的貢獻是否獲得認可,但世人可能已把他忘記得一乾二淨;不過,他不屬於軍隊內高階的職位,如果真的能獲得榮譽勳章,證明人人平等,不論職位或社會地位如何,只需在自己的崗位上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用盡任何辦法幫助別人,其努力同樣會獲得認同,其正義形象同樣會受到景仰。沒錯,在考慮威廉是否得到勳章之前,相關的政府官員受傳統思想影響,被僵化的制度束縛,以為獲得勳章者必定是空軍內的管理層,一般士兵身分地位低微,貢獻有限,倘若獲得同等的榮譽,恐怕對以前得此榮譽的前輩大為不敬。因此,支持他得到勳章的民眾必須破除舊有的制度,運用群眾壓力使政府官員願意粉碎傳統的框框,並「創新」而勇敢地把他放入獲榮譽之列,其排除萬難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特別值得觀眾欣賞和敬佩。

別以為誰會獲得勳章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只需相關政府官員批准便可以,殊不知民眾及其代表律師需向官員呈交大量威廉在越戰期間救援其他士兵的證據,還需要當年他的同伴現身說法,仔細地講述他的英勇事蹟,這才可說服官員考慮向他授勳;事實上,如他成功獲得勳章,不單對一些曾獲得其幫助的退役老兵別具意義,還可鼓勵當時在軍隊裡的現役士兵。因為普通士兵與將軍或軍官一樣,時常渴望獲得尊重和認同,他成功獲得勳章一事,可鼓勵他們努力幫助別人,即使自己未能飛黃騰達、提升官階,一生中只能擔當小角色,仍然可能會在去世後獲得其與上司同等的榮譽。因此,作為一位士兵,其實無需妄自菲薄,只需凡事盡力而為,用心服侍別人,同伴/身旁的人自然會因其捨己為人的行為而感動,無需自吹自擂,別人都會毫無保留地認可其成就。故默默耕耘的勇者在前線工作,比充當指揮的管理層更貼地,更能了解戰場內身旁士兵的感受,更能獲得普羅大眾的讚賞。

與其說《無》是戰爭電影,不如說它是道德教化影片。因為全片的戰爭場面不算太多,反而聚焦於五角大廈調查員史考特霍夫曼(沙巴遜史丹飾)如何被威廉在越戰時期的英勇事蹟感動,怎樣進行深入的調查而發現美國政府在授勳過程中黑暗和鮮為人知的另一面,為威廉爭取榮譽勳章等於為社會公義而戰,幸好現時荷里活拍攝的題材仍然不受限制,創作人享有的自由度十分大;否則,美國人只知道最後威廉真的獲頒榮譽勳章,而對其爭取公義的過程懵然不知。由此可見,自由創作彌足珍貴,在於其能把真人真事內久久不為人知的真相搬上大銀幕,雖然「故事純屬虛構」,但稍稍了解內情的觀眾便會發現,影片內容其實正披露以前新聞報導內隱藏的真相,故與新聞事件相關的影片在該事發生的多年後上映,即使已事過境遷,仍然無損影片的珍貴價值,因為彰顯公義不單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亦是以新聞題材為故事主軸的電影創作人的良心反映;當年青一代的觀眾得悉事實真相後而作出檢討,避免重蹈覆轍,這已是上述創作人最宏大最崇高的心願。

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

《婚禮之後》短評

        觸動觀眾的內心深處                 曉龍
         看似一次「無風無浪」的婚禮,卻隱藏著伊莎貝 (米雪威廉絲飾)、奧斯卡 (比利告魯杜飾)與泰蕾莎 (茱莉安摩亞飾)的女兒久違了的秘密;以為婚禮是一段已成熟的愛情美滿的開始,殊不知男女兩性在相處過程中須分擔彼此的憂愁和掛慮,不單有個人的情緒障礙,還有自身家庭年代久遠的各種問題。或許婚姻本來就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家庭的結合牽涉的眾多家人,使原來簡單的問題漸趨複雜,加上生離死別的「意外」,令女兒在生命的道路上有更多課堂需要學習;米雪威廉絲與茱莉安摩亞精湛的演技,讓全片成功地以兩位母親疼愛兒女的故事情節觸動觀眾的內心深處。

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

《我老細係天后》

不甘心做「阿四」     曉龍

所謂「一人有一個夢想」,《我老細係天后》內樂壇天后姬絲(翠茜意莉羅絲飾)的助手瑪姬(狄高達莊遜飾)都不例外,雖然她整天為天后打點安排一切,是天后身邊最獲信任的人,但仍然不滿足於「阿四」的低微身分,因為她在音樂方面有一定的才華,渴望自己能夠一鳴驚人,且擔任天后的唱片監製的受尊重受矚目程度必定比「阿四」高,故她表面上安於現狀,在天后身旁盡心盡力,實際上欲看準時機,並在適當場合抓緊機會,在天后面前表現非一般的音樂才華,期望自己受天后賞識,在流行音樂界內大展拳腳。這段「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情節並不新鮮,人望高處的故事亦不罕見,幸好翠茜意莉羅絲及狄高達莊遜皆演出投入,前者演活了傲慢巴辣卻充滿愛心和人情味的天后,在工作方面異常緊張,對助手的要求甚高,幾乎達致苛刻的地步,但別具同情心,願意了解助手的苦況,並給予工作機會,讓其發揮自己的才華;後者演活了新一代的事業女性,出盡全力為自己的事業拼搏,堅持個人夢想,無時無刻都會有充足的準備,所謂「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她便是其中一位。因此,演員落力的演出成為全片的亮點,即使故事情節不太突出,單看演員的表演,仍然無損全片的可觀性。

另一方面,《我》毫不避忌地指出美國樂壇久已存在的問題,就是唱片監製是否願意為旗下歌星推出新唱片,關鍵不在於她的歌唱技藝及歌曲質素,而在於她的膚色和年齡,以及其他有色人種歌星過往的唱片銷量;姬絲身為一位黑人歌星,曾經在年青時期大紅大紫,如今仍然有一大群忠實的支持者,但基於其他同年齡的有色人種歌星過往的唱片銷量欠佳,使唱片監製抗拒為她推出新歌的唱片,不論她與瑪姬如何積極爭取,唱片監製依舊堅持己見,其後瑪姬為她親自監製新歌的唱片,所有問題才迎刃而解。由此可見,現今美國因黑人被殺事件而令境內的種族歧視問題備受關注,並引致各地的示威陸續出現,其實此問題一直都存在,是一顆存在已久的「計時炸彈」,上述事件使此「炸彈」引爆,現在已一發不可收拾,《我》內她被歧視的經歷,可能只是整個國家裡的「冰山一角」。

此外,《我》內無論快歌或慢歌,都有一定的可聽性,倘若觀眾對美國流行音樂有濃厚的興趣,此片一定不容錯過;雖然導演妮莎嘉娜卓只用了較少鏡頭帶過姬絲與她的兒子的一段感情,但他與她合唱的一段尤為感人,母子檔的演出亦為美國流行音樂添上另一番風味,當他害怕因依靠她而突然走紅,卻被身邊人在背後閒言閒語時,他其實可憑著自己的雄厚實力贏得聽眾的掌聲和支持,在他與她合唱的一剎那,他可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華,亦可藉此修補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與他相似,都很在意別人的閒言閒語,以為這些言語對我們產生難以想像的傷害,殊不知我們付出的一番努力,即使別人不太懂得欣賞,自己的父母大拍手掌,仍然可令我們窩心,可使自己的心靈滿足愉快。因此,《我》的歌曲動聽之餘,不乏親情的動人描寫,全片講述娛樂圈事蹟以滿足觀眾獵奇心態之餘,還貼地地展現親情的可貴,其故事橋段的多元性,確實值得欣賞。

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

《½的魔法》

在心中          曉龍

《½的魔法》內年青兄弟伊恩與巴利·萊特富嘗試運用「巫師魔杖」使父親「翻生」,但由於只有「半桶水」的魔法,僅成功地恢復了父親的下半身,其後千辛萬苦地嘗試復原其上半身,但在時間的限制下,只有哥哥能再次看見父親的全身,並與父親進行短時間但深入的交流,雖然弟弟留有遺憾,但他其實已從哥哥身上獲得心中所需,而父親則永遠在他心底內。兩兄弟與父親的深厚感情,在父親死後得以完全顯露,很多時候,我們不懂珍惜自己身邊的人或物,直至失去該人或物後,我們卻渴望能重新擁有,這就像兩兄弟失去父親後,才發覺父親對自己的關懷和愛的重要性,不論自己有多少知己或好友,都不及父愛的偉大,遑論能取代父親在自己心底裡崇高的地位。在現今社會內,每天兒女與父母的溝通時間很多時候不超過十五分鐘,彼此相處的時間不足,溝通自然欠深入,但在失去父母後,才發覺父母才是自己的「最佳知己」,願意聆聽自己的心聲,亦願意與自己分享一切,更願意共同分擔自己的苦與樂。即使觀眾未曾有喪父的經歷,單單把自己與父親的深厚關係投射其中,已能產生共鳴,並對影片內兩兄弟想盡辦法使父親「復活」的冒險歷程心急如焚。

《½》是典型的迪士尼兒童動畫電影,角色個性單純,對白簡潔易懂,其探討的親情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特質,不論觀眾屬於那一種族,身處那一地域,都不會與影片的核心內容有任何隔膜,但其「尋親」的歷程,卻屬於另類的生死教育,兒童觀眾未必太容易理解。因為影片裡的弟弟很渴求愛與關懷,從小失去父愛,遂渴望可獲得補償,原本以為只有父親才是唯一的補償者,故嘗試千辛萬苦地令父親的軀體再次在自己面前出現,殊不知自己雖然早已失去父親,但其原有的角色已完全被身邊人取代。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一無所有,其實已擁有一切,這是珍惜半杯水而知足的人生哲學;或許創作人認為現今的兒童觀眾不懂珍惜身邊人,以為父母的存在乃理所當然,當自己失去父母後才學懂珍惜。《½》的創作靈感源自導演丹·斯坎倫自小失去父親的親身經歷,即使影片的畫面不算亮麗,故事情節不算新穎,角色仍然不失真情實感,依舊有情有義,可能這就是創作人在影片內進行深刻的自我投射的優點。

《½》的英文原名Onward具有向前之意,但偏偏影片內兩兄弟向前「尋親」是為了找回自己對父親的回憶,或許創作人認為他們尋找父愛的動機,是為了使自己有多一點依靠,讓自己的生命繼續向前。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迪士尼兒童動畫電影想得太簡單,但其實當中的內蘊絕不淺易,《½》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例如:觀眾本來以為弟弟能親眼看見父親,其對父愛的渴求便會獲得補償,想不到他竟犧牲自己,讓哥哥獲得此難能可貴的機會,因為自己已得到原來渴想的一切。由此可見,觀眾能否了解《½》的內蘊,與自己的人生經歷及成熟程度有莫大的關係,倘若我們只抱著追求視聽享受的心態觀賞此片,可能會忽略了其具深層意義的內蘊,享受著諧趣的笑料和幽默的對白時,浪費了創作人藉著影片傳送的「知足常樂」的訊息的一番苦心。

2020年6月10日星期三

《嚇鬼女朋友》

信任大於一切         曉龍

導演 Nareubadee Wetchakam真的很貪心,在《嚇鬼女朋友》內把驚慄、愛情及諧趣等元素共冶一爐,嘗試使不同興趣的觀眾皆能從中找到其值得欣賞之處。這種設法滿足相異觀眾需求的做法,使全片的焦點較分散,普(馬里奧梅爾飾)與林(Ploypailin 飾)在影片內「十分忙碌」,忽爾營造恐怖氣氛,忽爾談情說愛,忽爾錯摸搞笑,雖然林落力地擠眉弄眼製造笑料的舉動十分牽強,但普單一的錯愕式反應明顯地告訴觀眾:他不是喜劇的材料,幸好她活潑多變的身體語言及高低不一的聲線和語調能帶動整齣電影的喜劇氛圍,總算勉強地「製造」其諧趣的風格。不過,說起驚慄,影片內她運用陰陽眼看見的鬼怪樣貌醜陋,造型古怪,導演不曾給予它們任何發揮的空間,其只在她附近非常短暫地出現,最多只能帶來剎那間的驚恐,由於它們的個性不經塑造,亦欠鮮明,故觀眾難以因它們的行為而衍生任何顫慄之感,遑論能對它們留下任何清晰的印象。很明顯,導演在驚慄及諧趣兩方面皆未竟全功,唯一有看頭的元素,只剩下愛情。

導演對愛情的描述尚算有板有眼,透過林選擇男朋友的過程述說「信任大於一切」的道理。本來她與電視劇男星在中學時代認識,青梅竹馬,彼此長時間相處而成功培養深厚的感情,但她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見鬼魂而被它們嚇倒,這使他覺得她異於常人,她亦覺得他不信任自己,造成彼此之間的衝突,其後他嘗試接納她,但依舊對她看見鬼魂一事抱持極度懷疑的態度,甚至期望她見精神科醫生以解決此問題。相反,即使普不相信鬼的存在,但在他與她相處的過程中仍然選擇相信她,並接納她述說的一切,這使她自覺獲得他的尊重,並覺得與他在一起時十分舒服,遂決定以他而非那位男星為自己的男朋友。由此可見,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不論女方平凡與否,都渴望對方信任自己,這種信任源於彼此對對方強烈的感覺,超越理性,認為這是一種超出朋友關係的尊重,可想而知,在外在條件方面,那位男星比他佳,她卻決定選擇他,這證明溝通始於尊重,那位男星對她不尊重,溝通根本無從開始,反而他對她的尊重,使她深覺自己能與他暢順地溝通,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亦由此建立。

因此,比較驚慄、愛情及諧趣三種元素,導演在愛情方面的拿捏明顯較得心應手,雖然對驚慄及諧趣元素的處理皆有待改進,但三種元素的併合,不失為一次創新的處理。特別是以驚慄畫面創造諧趣情節,並「穿針引線」地帶出愛情的描述,即使其處理較貪心以致說服力不足,觀眾仍然樂於享受其談情說愛的畫面,感性地期望林能成功選擇適合自己的男朋友,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嚇》內偶有佳句,普以林的個性和行為為藍本,塑造自己劇本裡的角色形象,並以他倆的奇怪特殊經歷為其故事情節的核心,已說明虛構的電影故事很多時候源於現實,即使影像與現實千差萬別,其構思故事情節的靈感仍然以現實為基礎;影片結束後眾角色在現實中的原型人物逐一出現,這證明普與林之間的愛情故事並非「天馬行空」地出現,他們之間的愛具有現實生活的投射,有血有肉,其不一樣的經歷看似「虛無飄渺」,其實皆有根有據。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暖男花店》

萬人迷的煩惱           曉龍

《暖男花店》內夏目誠一(田中圭飾)是難得一見的萬人迷,樣貌身材普通,只經營一間小花店,但溫柔細心,善解人意,是一位絕佳的聆聽者。他身邊的不少女性對他傾心仰慕,涵蓋了中青少等不同的年齡層,包括已婚的別人的妻子麻里子(友坂理惠飾)、年青的拉麵店店主木帆(岡崎紗繪飾)及初中學生宏美,麻里子與宏美都曾向他表白,但他不為所動,並分別地拒絕她們,而暗戀他的木帆卻常常藉著種種機會向他傾心吐意,讓他對她多一點了解,看看是否有機會繼續發展;其實他一直喜歡她,但他有一點點害羞的個性,這導致他不會主動在她面前表白,他不愛的人常常向他表白,但他愛的人卻遲遲不曾主動向他示愛,這就是此萬人迷的煩惱。很多時候,像他一樣的年青男子在女性群體中大受歡迎,她們都喜歡找他做自己的男朋友,這使他旁邊的同性朋友十分羨慕,甚至妒忌,但可以想像,當他結婚以後,倘若他依舊深受身邊的女性歡迎,他的妻子不單不會欣賞他,反而會覺得缺乏安全感,擔心他被其他女性「搶走」。因此,他可能是很好的男朋友,但絕對不是優質的丈夫,故《暖》的故事情節發展至他差點與她開展一段真正的感情時,她卻選擇到外地留學,時間戛然而止,未觸及談婚論嫁的階段,這可能是全片最合適的結尾,亦是「保護」他暖男形象的最佳辦法。

此外,現今斯文溫柔的韓國男星大受亞洲女性歡迎,他們細心地照顧身邊的女性,其形象與夏目誠一不謀而合,這證明二三十年前史泰龍及阿諾舒華辛力加的粗獷男性已顯得過時,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感性和願意進入女性內心的暖男。夏目在拉麵店內聽見一男一女分手,他們本來彼此相愛但卻在不得已下分開,對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而覺得十分可惜,一時「觸景傷情」而落淚,木帆不但不會覺得他軟弱,反而會欣賞他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這可能是現今女性內心的渴求,希望身邊有一個人願意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感受,代入自己的遭遇而產生共鳴,單單說些表面化的同情和安慰說話並不足夠。因此,《暖》或多或少反映現今女性理想中的男性形象,很多時候,關懷自己及為自己著想的身邊人比財大氣盛的大男人更具魅力,亦更值得倚靠,故影片內以他為代表的窩心暖男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都可能同樣擄獲不少年青女性的歡心。

由此可見,《暖》的創作人闡述「平凡就是美」的道理,夏目誠一欠缺像大明星一樣的臉孔,亦沒有令異性眼前一亮的才華,只有正直踏實的個性,卻仍能成為不少女性心底裡的「白馬王子」。這證明普通男性找女朋友時無需灰心,即使自己在別人眼中過目即忘,沒有魁梧高大的身形,仍然可以憑著絕佳聆聽者的形象,在身邊異性的心底裡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因為樣貌身形出眾的男性人數不少,但能了解她們內心深處的男性卻絕無僅有。因此,《暖》為普天下的男性帶來希望,讓他們向夏目學習如何在女性面前顯得溫柔敦厚,怎樣在她們身邊顯得細心體諒,於內在個性裡的「自我修行」很多時候比外表的「修飾」更重要,更具有長久深遠的「存在價值」。女性觀眾在《暖》內欣賞暖男之餘,男性觀眾其實亦可藉此學習如何成為女性心底裡的「最佳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