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

《½的魔法》

在心中          曉龍

《½的魔法》內年青兄弟伊恩與巴利·萊特富嘗試運用「巫師魔杖」使父親「翻生」,但由於只有「半桶水」的魔法,僅成功地恢復了父親的下半身,其後千辛萬苦地嘗試復原其上半身,但在時間的限制下,只有哥哥能再次看見父親的全身,並與父親進行短時間但深入的交流,雖然弟弟留有遺憾,但他其實已從哥哥身上獲得心中所需,而父親則永遠在他心底內。兩兄弟與父親的深厚感情,在父親死後得以完全顯露,很多時候,我們不懂珍惜自己身邊的人或物,直至失去該人或物後,我們卻渴望能重新擁有,這就像兩兄弟失去父親後,才發覺父親對自己的關懷和愛的重要性,不論自己有多少知己或好友,都不及父愛的偉大,遑論能取代父親在自己心底裡崇高的地位。在現今社會內,每天兒女與父母的溝通時間很多時候不超過十五分鐘,彼此相處的時間不足,溝通自然欠深入,但在失去父母後,才發覺父母才是自己的「最佳知己」,願意聆聽自己的心聲,亦願意與自己分享一切,更願意共同分擔自己的苦與樂。即使觀眾未曾有喪父的經歷,單單把自己與父親的深厚關係投射其中,已能產生共鳴,並對影片內兩兄弟想盡辦法使父親「復活」的冒險歷程心急如焚。

《½》是典型的迪士尼兒童動畫電影,角色個性單純,對白簡潔易懂,其探討的親情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特質,不論觀眾屬於那一種族,身處那一地域,都不會與影片的核心內容有任何隔膜,但其「尋親」的歷程,卻屬於另類的生死教育,兒童觀眾未必太容易理解。因為影片裡的弟弟很渴求愛與關懷,從小失去父愛,遂渴望可獲得補償,原本以為只有父親才是唯一的補償者,故嘗試千辛萬苦地令父親的軀體再次在自己面前出現,殊不知自己雖然早已失去父親,但其原有的角色已完全被身邊人取代。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一無所有,其實已擁有一切,這是珍惜半杯水而知足的人生哲學;或許創作人認為現今的兒童觀眾不懂珍惜身邊人,以為父母的存在乃理所當然,當自己失去父母後才學懂珍惜。《½》的創作靈感源自導演丹·斯坎倫自小失去父親的親身經歷,即使影片的畫面不算亮麗,故事情節不算新穎,角色仍然不失真情實感,依舊有情有義,可能這就是創作人在影片內進行深刻的自我投射的優點。

《½》的英文原名Onward具有向前之意,但偏偏影片內兩兄弟向前「尋親」是為了找回自己對父親的回憶,或許創作人認為他們尋找父愛的動機,是為了使自己有多一點依靠,讓自己的生命繼續向前。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迪士尼兒童動畫電影想得太簡單,但其實當中的內蘊絕不淺易,《½》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例如:觀眾本來以為弟弟能親眼看見父親,其對父愛的渴求便會獲得補償,想不到他竟犧牲自己,讓哥哥獲得此難能可貴的機會,因為自己已得到原來渴想的一切。由此可見,觀眾能否了解《½》的內蘊,與自己的人生經歷及成熟程度有莫大的關係,倘若我們只抱著追求視聽享受的心態觀賞此片,可能會忽略了其具深層意義的內蘊,享受著諧趣的笑料和幽默的對白時,浪費了創作人藉著影片傳送的「知足常樂」的訊息的一番苦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