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星期日

《波斯密語》

 極權管治下的謊言          曉龍

西方流行「善意的謊言」(white lies),在極權管治下生死攸關的一剎那,《波斯密語》的男主角吉爾斯(紐夏皮禮斯比士卡約飾)捏造波斯語,假扮波斯人,以掩飾真正的猶太人身分,為了生存而努力尋找避免被屠殺的方法,雖然不道德,欺騙了德國軍官克勞斯·科赫(拉爾斯·艾丁格飾),但其情可憫。在備受壓迫下,要繼續生存的本錢,只剩下虛假的語言,由於德軍軍營中沒有人懂波斯語,吉爾斯遂逃過一劫,他在冒認波斯人的過程中,「左閃右避」,每次差點被揭發其真正身分時,都僥倖過關,即使觀眾知道他能夠在二次大戰後繼續生存,仍然為他被部分德軍軍人懷疑是猶太人而冒汗,亦為他的假波斯語差點露出破綻而心驚膽跳,或許我們不曾受極權管治的壓迫,未能因他的經歷而感同身受,但最低限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某些特殊原因而被迫說謊言時,都會有類似的感受。西方電影史上關於二次大戰的電影不少,講述猶太人被納粹政權壓迫的情節亦不下少數,但像《波》的創作人以人物為中心,述說其特殊經歷,卻是既有框框內的新猷,別具創意。

還記得不少二戰電影都會以猶太人被虐待的故事為核心,畫面上盡是他們被屠殺的血腥暴力鏡頭,似乎只想觀眾萬分同情他們,除此以外,並沒有其他目的。《波》與別不同之處,在於展現屠殺畫面之餘,還用了大量篇幅講述吉爾斯創造假波斯語的過程,他自製了不少單字,還把它們拼湊成句子,需要不斷反覆背誦,維持語言運用的統一性,才可欺騙德軍軍人。他經常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中,因為他稍一不慎,用錯了自創的單字,便很容易「露餡」,故他需要小心翼翼,反覆運用這些單字,並自創獨特的文法,才能成為「真正」的波斯人。如果觀眾對二戰的歷史事實稍有認識,都會明白他艱苦的處境,亦會了解他長時間欺騙相對較善良的克勞斯·科赫實屬情有可原,因為這是他唯一求生的「方法」,除此以外,別無他法。《波》把「善意的謊言」推向極致,讓它從不道德變為道德,從不善變為向善,原本它使別人受騙屬於不道德的行為,但它與生存的基本權利掛勾,就變為道德;原本它使別人被蒙在鼓裡屬於不善的行為,但它與防止種族滅絕掛勾,就變為向善。因此,一枚硬幣有兩面,說謊言是不對的,但有時候說出這些話語時帶著善意,說謊言本身便成為狹縫下唯一可取的做法。其實《波》內吉爾斯的經歷在任何極權管治下都可能出現,關鍵只在於種族滅絕的行為是否會這麼極端,捏造語言的技巧是否能使敵方受騙。

《波》指涉語言創造的過程,即使觀眾對二戰及納粹政權的歷史不感興趣,都可透過影片了解語言的藝術,當然影片內吉爾斯只創造了一種新語言的皮毛,要這種語言被官方認可,尚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但本片的故事情節或多或少透露了語言在草創階段的原始模樣,遇上的困難及解決辦法。故語文科教師、修讀語言學系的大專生及相關科目的教授可能會對此片感興趣,並用影像的形式回顧語言誕生的過程;我們可從歷史、文化研究及語言的角度解讀本片,其多元化的詮釋角度,實在頗堪玩味,亦有「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韻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