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日星期日

《懸崖之上》

 兩面不是人        曉龍

十多年前的港產《無間道》電影系列已詳盡地述說臥底「兩面不是人」的悲哀,面對自己的同袍遭受質疑,自己被懷疑是否已變節,在敵人的團隊內擔任臥底卻面對被敵方質疑的命運,其尷尬的身分造成不少戲劇衝突,至今觀眾仍然津津樂道。拍慣不少商業片的導演張藝謀拿捏著臥底尷尬的身分,在《懸崖之上》內大造文章,從被稱為「烏特拉」的四人偵查小組被出賣開始至擔任滿洲國特務的臥底成員差點在敵方面前披露自己真正的身分,所謂「一步一驚心」,臥底成員謹慎行事的作風,在敵方陣營內看著同袍被捉拿被虐打但仍須為大局著想,處變不驚,不流露真感情,待時機成熟後才進行大反擊。這種喜怒不形於色的「演技」,非常人能演繹,亦非普通人能付諸實踐,故《懸》緊張刺激的地方正在於臥底在敵方陣營內被揭露真正身分之前「推卸責任」,為求自保,冤枉此陣營內另一人為奸細,力求在任務完成後才披露自己真正的身分,小心翼翼,避免因自己的粗疏而打草驚蛇。雖然《懸》是一齣國產片,影片內四人偵查小組在1930年代為中國共產黨效力,但若觀眾不理會其歷史背景,只視其為驚險的諜戰片,當中的恩怨情仇、左右難做人的情節,仍使其有豐富的娛樂性,值得觀眾捧場。

《懸》有不少試探的故事內容,除了偵查小組成員被敵方捉拿後進行大迫功,強迫其說出「烏特拉」行動的細節外,臥底在敵方上司面前被他的言語試探,在差點被揭露真正身分之前用妙計說出模稜兩可的言語,試圖消除他對自己的質疑,那種急才和睿智,說明編劇是高手,不單能因應角色的個性和行為特質編寫對白,還可借助外在環境的影響,撰寫「試探式」的對白,即使他並非全無懷疑之心,最低限度讓他在一剎那間暫時減低對臥底真正身分的質疑。此外,臥底亦會刻意試探敵人對自己真正身分的敏感度,其刻意在他面前「扮演」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戲院上映時間表內留下線索,測試他對旁人的一舉一動是否有足夠的敏感度,發覺他對旁人的行為的反應較遲鈍後,便決定選擇他為「推卸責任」的對象,並誣衊他為奸細。這種老謀深算的橋段,需要編劇深思熟慮的思考能力,亦需要他們琢磨細節的技巧,其在角色關係上步步推進的情節,同樣考驗編劇對角色個性和行為的駕馭能力,要在多個同行及敵對角色的恩怨情仇的關係上緊扣觀眾的心靈,營造步步為營的「驚嚇感」,實在殊不簡單。

片名的「懸崖」有深刻的弦外之音,象徵四人偵查小組為中國共產黨效力,像置身在懸崖上,隨時隨地有粉身碎骨的危險。不論執行任務者還是臥底,同樣需要有隨時送命的心理準備,或許共產黨本來就在艱苦的環境下建立,並在抗日戰爭時期需要於同一時間內對抗日軍及面對當時國民政府的壓迫,少一點恢弘的氣魄和勇猛的膽色都不能完成任務,故片名別具深意,畫龍點睛地指出四位主角非一般的處境,其別出心裁的設計,可見其策劃整齣電影的縝密心思。因此,從片名、人物關係至故事情節,《懸》皆別具特色,絕非近年濫竽充數的臥底片可媲美,作為張藝謀執導的第一齣諜戰片,《懸》算是交足功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