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星期日

《無聲》

 相當「真實」的「恐怖」電影         曉龍

台灣聾啞學校的性欺凌事件,真實的個案不絕於耳,畢竟聾啞的中學生與其他健聽的年青人無異,同樣對性充滿著好奇,同樣喜歡凌辱別人以建立自信,並獲取滿足感。《無聲》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女主角貝貝(陳妍霏飾)為了融入同班男同學的群體內,願意與他們一起玩「遊戲」,這種「遊戲」具有性侵犯的成分,她慘被欺凌,但為免得罪他們,即使不高興,仍然無奈地接受。幸好張誠(劉子銓飾)是初來乍到的插班生,對這種「遊戲」看不過眼,決心揭發同學的惡行,惟她的個性懦弱怕事,擔心自己揭發事件後會被排擠,甚至被更嚴重地欺凌,故初時她只好自行「滅聲」,其後見義勇為的老師王大軍(劉冠廷飾)鼓勵她說出事實真相及自己的真實感受,藉此引起校方高層及傳媒的注意,這才使欺凌她的同學被繩之於法。作為一齣反映社會問題的電影,導演柯貞年大膽反映學校高層為顧全學校聲譽而遮掩事實真相的醜陋惡行,大軍與校方高層對抗到底,認為她的心理健康比學校聲譽更重要,即使性侵犯惡行的全面披露會嚴重損害學校聲譽,依然覺得校方應為了公義發聲,為保障學生的安全而徹底解決欺凌問題。因此,《無》其實講述良知與權力的鬥爭,在強權面前,無論多麼害怕,仍然需要堅守自己固有的道德原則,憑著良知完成每一件正確的事。

很多時候,年青人過度重視自己的朋輩關係,願意為這種關係犧牲一切,忽略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心理健康,這導致其心理不平衡,嚴重影響日後步入成年世界的社交生活。例如:《無》內貝貝在年輕時長期被同學性侵犯,會使她留下心理陰影,成年後害怕與異性有親密的接觸,這本來對將來結識異性和婚姻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惟張誠願意主動幫助她,鼓勵她指證他們的惡行,讓她了解男性不一定是性侵犯者,部分善良的男性仍然會有良知,主動為公義「發聲」,影片末段她與他在一起時舒暢愉快,這已證明她的心理已回復正常,她對異性的印象已因他對她的關懷和照顧,而使其完全改觀。不過,導演似乎對性侵犯持悲觀的看法,當小光(金玄彬飾)不再帶領其他男同學欺凌她時,另一邊廂又出現另一位「小光」,同樣因自己在童年時曾被性侵犯而向無辜的異性報復,惡行的另一循環又再開始。中學生在青春期內對於朋輩關係的高度重視被行惡者充分利用,以滿足個人的性慾和獸性,即使他們只是面容青澀的年輕人,其惡行的本質依然「恐怖」,依舊令觀眾驚訝而「毛骨悚然」。

由此可見,《無》旨在引起普羅大眾對年青人性侵犯問題的關注,讓觀眾了解此問題無處不在,聾啞學校的學生亦不例外。有觀眾可能認為編劇不在影片內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探討問題的嚴重性,無助於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但解決問題是教育界、警方及政府的責任,電影只是一種藝術,沒有責任亦沒有能力化解此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惟《無》反映此問題後,相關部門應當共同努力,斬草除根地阻止此惡行重現,並加強被欺凌者的輔導工作,盡最大可能消除他們的報復心理,使另一位「小光」不會再次出現。事實上,此問題在台灣社區內根深蒂固,不可能在數年間獲得圓滿的解決,《無》揭示此問題的嚴重性,已算是功德無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