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戲棚》

港式傳統文化的珍貴價值              曉龍

作為戲曲的門外漢,筆者可透過《戲棚》認識和了解香港不同位置戲棚的搭建過程,在影片內看見一枝枝竹竿拼砌而成的臨時劇場,驚覺這種藝術的偉大之處,在於其高度的人工化,沒有任何機器的輔助,以人力構建而成的建築物,在香港應絕無僅有,故搭棚工人的工作過程配以大提琴為主的西樂,讓觀眾覺得搭棚不單是一種勞動力的工作,還是一種難得一見的藝術。影片內搭棚技藝是中西文化及高雅與通俗文化的混雜,此技藝本來只是傳統中式以至港式文化的象徵,但如今以西樂為襯托,呈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突顯了香港中西文化交會並存的特色;原本此技藝建造的劇場只供平民百姓消遣祈福,是從古至今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如今與較高檔的西樂拼湊在一起,亦突顯通俗與高雅互不分家的特色。因此,導演卓翔嘗試透過影片引起普羅大眾對戲棚的興趣,並把搭棚技藝提升至典雅文化的「高度」,讓觀眾欣賞戲曲表演之餘,還懂得尊重搭棚工人,了解他們在戲曲藝術內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紀錄片通常都會透過多不勝數的訪問歸納一個/數個創作人欲傳送的重要訊息,《戲》的導演刻意反其道而行,讓觀眾從第三者的靜觀角度觀察戲曲藝術的一點一滴;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們看見的,盡是戲曲表演前所作的準備功夫,不單演員化妝時所花的大量時間和讀劇本時所下的多年苦功,還有編劇修改對白,美術設計佈置場景,以致整座戲棚的建造的多年辛勞。很明顯,導演欲向戲曲表演的幕後功臣致敬,讓觀眾體會他們工作的艱苦和辛酸;有時候,我們只需靜靜地觀察,看著他們不計汗水的付出,默默無聲地工作,無需由他們多作言語解釋,我們已可體會他們的困難和辛勞。不過,影片內這些表演即使經過多年的準備而大受歡迎,礙於其臨時搭建的表演場地,演員演出的日子仍然只限於數周或數個月,表演期屆滿後必須結束,戲棚必須拆卸,與西方百老匯式歌劇的跨年演出比較,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導演明顯欲透過《戲》表現戲曲這種傳統文化的珍貴價值,使我們了解此文化「被消失」的危機,當現今只有超過六七十歲的長者對此文化有興趣,新一代對其嗤之以鼻,筆者對導演的憂慮,實在深有同感。

沒錯,對於一些對戲曲藝術沒有丁點認識的觀眾來說,《戲》內少量的對白,實在不足以讓他們全面地了解此藝術,只會在靜觀的過程中感到納悶,遑論能體會創作人的一番苦心。故電影發行公司為導演舉辦一系列的映後座談會,確實能使他們對其創作源頭有多點了解,亦令他們認識此藝術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香港繼續存在的重要性;幸好除了在影片內經常出現的資深戲曲演員年過六七十外,大部分影片的創作人的年齡不大,大多只有三四十歲,這證明中生代仍然重視此藝術,依舊認同其值得珍惜保存的崇高價值。因此,《戲》這類紀錄片由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出品,在主流電影院內不定期上映,推廣戲曲文化,希望九十後和千禧後的年青人會對這種藝術產生興趣,並在未來的日子內繼續宣揚此藝術,與培育小孩及年輕演員參與粵劇的演出,有異曲同工之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