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星期六

《失靈腦朋友》

 別具個性的「腦友」           曉龍

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時代,《失靈腦朋友》裡的小朋友已不再用智能手機,改而依靠多功能的「B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它可以代步,可以上網,可以播片,可以播音樂,可以幫助主人與朋友聯繫…,是他們的最佳朋友。他們每一位都有一個它,幾乎成為必須品,但男主角巴尼家境貧困,家人耗盡私己錢卻只能買最原始最簡陋的Ron,它沒有任何裝飾,亦沒有任何裝置,每次呼叫巴尼時都叫錯了名字,因為它的系統內沒有B字頭的文字資料,這本來使他十分尷尬,甚至不想把它帶回校,其後發覺它並沒有道德及安全的設定,這使它有獨特的個性,與其他「B寶」完全不同,他對它十分好奇,開始願意接受它,帶它回校後,同學都對它的舉止非常詫異,甚至欣賞它「鶴立雞群」的行為。例如:當他向它埋怨自己沒有朋友時,它竟找來一群與他興趣相近的校外人士到校陪伴他;它的主意和行為有歪常理,難以估計,故引起他身邊的同學的注意。因此,「腦友」無需美輪美奐,亦無需有特異功能,只需有自己的個性,能幫助主人解決問題,已是小朋友的最佳夥伴。

別以為小朋友的思想簡單,但其日常生活受到自身家庭及所處社會的影響,很容易擁有較複雜較世俗的價值觀,正如《失》內初時巴尼感到自卑,源於他沒有「B寶」,但當時這類機械人已普及化,其他同學已各有一個,這使他心底裡自覺比不上朋輩,當同學在小休時與自己的「B寶」及其他同學玩得興高采烈時,他只獨自躲在一旁,害怕與他們直接接觸,因為擔心自己與他們沒有共通的話題。這種注重朋輩關係的心態本來就是青春期的其中一項特徵,他剛剛踏入青春期,有上述心態實屬必然;其後他的爸爸及嫲嫲知悉此事,為了滿足他及幫助他建立自我形象,願意四出找尋渠道購買平價「B寶」。這種建基於物質的價值觀本來是成人世界的事,但小朋友受他們及周邊媒體的影響,耳濡目染地把此觀念植根於自己的腦海裡,這使小朋友追求更佳的物質生活,反而失去了既有的一點點童真。現今高小至高中的學生沉迷於智能手機的短片及遊戲,與影片內小朋友沉迷於與「B寶」玩樂相似;後者比前者佳,因為後者可幫助他們結識新朋友及擴闊他們的社交圈子,而前者卻很大可能使他們越來越孤獨。因此,在科技至上的新時代裡,小朋友彼此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一起合作,一起創造的機會已大大減少,遑論能透過交往建立單純的友誼。

不過,現今的小朋友從小便接觸資訊科技,對電腦的認識及了解必定比成年人佳,這就像《失》內眾多高小學生能靈活地控制屬於自己的「B寶」,向它發出有效的指令,並順暢地與它溝通。這對他們長大後從事智能科技的相關工作十分有利,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機械人有密切的接觸,了解它的程式設計和運用方式,可以為他們創造智能產品提供靈感,亦可為他們編寫電腦程式奠定穩固的基礎。況且《失》內他們不單與它們溝通,亦會與身邊的同學閒聊,似乎它們的存在未能影響他們在人際關係方面的發展,反而為他們製造一個共同的話題,面對陌生的同學時都不會「啞口無言」。由此可見,「B寶」與智能手機相似,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利弊互見,關鍵只在於自己能否正確和健康地使用它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