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

《聽見歌 再唱》

 做自己的重要性           曉龍

《聽見歌 再唱》內身為布農族的一群小孩在深山裡的部落小學內唸書,長時間與居於市中心的城市小孩隔絕,雖然覺得自己與別不同,但難免因被邊緣化而自信心低落,幸好體育老師方雅各(馬志翔飾)沒有放棄他們,碰巧音樂科代課老師黃韻芬(陳嘉樺飾)到該校任教,學校又因欠缺特色的教育而需要面對「殺校」的危機,故方老師擔任指揮,黃老師擔任音樂指導,在歌唱比賽中取得冠軍的獎項對該校從上至下都十分重要。不過,這群沒有太多唱歌經驗的小孩需要在三個月內準備充足去參賽,時間實在太緊迫,且選擇了一首在大城市內流行的歌曲演唱,欠缺了布農族的特色,慘敗實屬意料之內。故方老師與黃老師其實不太了解這群小孩的特點和長處,只「自以為是」地選擇了一首動聽的歌曲,便以為這首歌適合他們,對布農族的文化傳統欠缺深入仔細的了解,使他們難以發揮所長,遑論可以表現屬於自身民族的既有特色,並讓生活在城市的居民認識此民族獨特的聲音和演繹方法。

幸好在比賽過後,方老師得到評審亦是舊日認識的大學音樂教授的提點,知道在歌唱比賽中要表現這群小孩與別不同的唱腔,便需要在選歌時配合他們與生俱來的民族特質,因而其後在參賽時不單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還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他們唱得很愉快,亦很享受觀眾給予的掌聲,不論最後能否獲得冠軍,他們其實已經上了寶貴的一課。因為他們了解自己與在城市內成長的小孩千差萬別後,已經不會自卑,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可取締的獨特性,亦有自己的先天優勢,即使羨慕其他城市人較時髦的外表和較亮麗的衣飾,仍然肯定自己珍貴的存在價值。畢竟這群小孩的思想較簡單純樸,原以為城市人比自己高人一等,因為其物質生活較自己的家庭富裕,自己屬於低下階層,在個人成就及對社會的貢獻兩方面遠遠比不上城市人。因此,他們需要透過別人給予的掌聲建立自信,正如盧校長(杜滿生飾)所說,他從來沒有在校內看見他們在別人給予掌聲時燦爛而充滿光彩的笑容,或許他們需要在別人的讚賞下才可肯定自己,並在改善自我形象後才可於其他事情上再出發,這是他在他們第一次落敗後仍然鼓勵他們再次參加歌唱比賽的主要原因,亦是方老師願意帶他們再次出外挑戰自己的最具決定性的動機。

《聽》指出了亞洲的中小學教育日趨「市場化」的嚴重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經營一所學校與做生意無異,講求包裝及宣傳,影片裡的部落小學欠缺資金和人力,難以吸引足夠的學生入讀,但對於這群布農族小孩來說,這所小學顯得彌足珍貴,如果不幸倒閉,他們便需要到最少二十公里以外的學校就讀,花在上學放學的精力和時間肯定不少,這亦使他們難以在下課後幫助家人工作,容易造成長遠的生計問題。影片創作人明顯諷刺台灣教育部只顧及城市小孩的福祉而罔顧少數民族的需要,只願意幫助強勢的大校而忽視弱勢的小校,故影片裡的部落小學即使有一些對教育充滿熱誠的校長和老師,仍然難以「力挽狂瀾」,難以使學校解決收生不足的問題。由此可見,影片對台灣教育政策的批評和鞭撻,不論我們身處何地,都會感同身受,因為類似的問題經常在少子化和現代化的社會內出現,台灣不是唯一一個特殊的例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