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星期六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禮教吃人」的嚴重後果        曉龍

中國近代文學家魯迅曾經在《狂人日記》內提出「禮教吃人」的嚴重弊病,指出中國傳統的教條式規範害人不淺,生活在那個年代裡的普通人的言語和行為受到嚴格的限制,不可越雷池半步,稍一不慎,逾越了無形的規條,會備受當時擁有牢固傳統思想的長輩譴責,倘若完全罔顧規條而行,後果將不堪設想。不要以為1980年代解嚴後的台灣受西方思想影響,已日趨開放,所有中國傳統規範已趨於崩潰,殊不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內就讀維特中學的青年張家漢(陳昊森飾)和王柏德(曾敬驊飾)仍然在這些規範的沉重壓力下生活,雖然懷疑自己是同性戀,但在同學面前不敢承認有此疑惑,亦擔心自己異於常人的性取向會被同學排斥歧視,更不會被主流社會接納。當此中學招收女生後,柏德為了隱藏自己的同性戀傾向,竟與吳若非(班班)(邵奕玫飾)拍拖,長大後甚至與她結婚,卻在拍拖階段受「中學生不應談戀愛」的規範約束,導致他被懲罰,她亦被勒令退學。不論觀眾贊成同性戀與否,或者認同此規範與否,都不可能同意此中學用高壓的手段「對付」他和她,或許在那個尚未開放的年代,青年輔導工作仍未成氣候,運用牢不可破的法規解決問題是當時最具效率及最能殺一儆百的方法,除此以外,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刻》的故事改編自導演柳廣輝的高中愛情回憶,有真人真事為背景,角色設計別具立體感,家漢與柏德多面向的個性,他倆忽爾隱藏忽爾外露的飄忽反應,使他們與真人十分接近。例如:他們與其他同學相處時,遵循青春期重視朋輩關係的原則,為了融入此群體,其言語行為與其他同學無異,刻意把自己「裝扮」成異性戀者,談論的話題離不開同校女同學的外表和行為,徹底隱藏自己的真性情;不過,當所屬的群體離開他們,他與他私下相處時,便毫無保留地顯露自己的真本性,只對同性感興趣,即使有異性主動與他倆接觸,他們仍然會對她不揪不睬,顯得異常冷漠。因此,所謂「禮教吃人」,最可怕之處是吃掉他們的真本性,他們欺騙身邊的同輩之餘,其實正在欺騙自己,為了讓主流社會認同自己為「正常人」,竟甘願埋沒自己的本性,這種傳統社會內具有高度壓迫感的社會規範,像「洪水猛獸」一樣吃掉他們的未來,柏德成年後遵循社會規範,與班班結婚,及後離婚收場,已證明同性戀者不可能被「馴化」為異性戀者,無論她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改變他原有的性取向。

有觀眾可能認為中年的家漢(戴立忍飾)與柏德(王識賢飾)在《刻》的片末多年不相見後再次相遇,是過度刻意的編排,有畫蛇添足之弊,但筆者卻認為他倆再次見面的情節能勾起觀眾對他們在中學時代相處過程的回憶,有首尾呼應之妙。或許開放式結局能引起觀眾對他倆關係的多元化聯想,但如今他們再次走在一起的終局卻能體現他們實踐真本性的勇敢嘗試。不論觀眾是否接受他們的同性戀傾向,都會因他倆最終坦誠地面對自己而感到釋懷,亦會因他們敞開心懷地共處而感到安慰。如果部分觀眾戴著「有色眼鏡」而不願意觀賞這齣以同性戀者為主角的電影,由於不熟悉台灣解嚴後的一段歷史而放棄觀賞此電影,這實在是他們的一大損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