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死因無可疑》

直覺的謬誤     曉龍

一宗小童被殺案,從表面上看,他吊頸自殺,可能是學業或生活壓力太大,正如片名所述,《死因無可疑》;實際上,他的父親朱重德(黃秋生飾)和母親沈子玲(林嘉欣飾)皆是其家中主要的可疑人物,朱氏神情呆滯,忽爾精神緊張,忽爾沉鬱低落,而沈氏神情怪異,斯文淡雅,細心謹慎,他的死亡可能與自己的父母密切相關。從直覺上看,他的死亡,如果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證明他被謀殺,他便被認定為自殺;不過,直覺很多時候都會有其謬誤,沒有證據不代表其死因沒有任何可疑之處,只證明兇手可能很懂得掩飾,在殺死他後已完全淹沒相關的證據,導致其被謀殺的真相無跡可尋。保險經紀葉永信(陳家樂飾)尋根究底的精神,使沈氏逐漸露出真面目,即使她多次否認殺死自己的兒子,葉氏在毫無證據下,仍然堅定不移地推斷她就是殺兒子的真正兇手。這反映直覺雖然有謬誤,但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警員在很大程度上用直覺判斷兒子自殺,葉氏初時同樣憑著直覺認定朱氏是殺人兇手,後來他發覺自己的直覺有誤,才轉而調查朱氏的身邊人,同樣依靠直覺斷定她是兒子被殺的真兇。因此,不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多次被直覺誤導,我們依舊喜歡在直覺的基礎上作出重要的決定,或許直覺很容易在理性與感性的思維之間發揮強大的影響力,讓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墜入直覺的「深淵」。

很多時候,人類只會對自己的表面觀察深信不疑,以為自己的認知絕對正確,殊不知事實真相剛剛相反,當真相敗露,一切已經來得太遲。這就像《死》內葉氏乍看朱氏龐大的身軀和粗獷的外表,即使他的個性極像小孩,仍然以為他是殺死兒子的兇手;相反,沈氏在葉氏眼中嬌小柔弱,單純而有眼疾,顯得楚楚可憐,但她在私底下卻深謀遠慮,真正的個性心狠惡毒,傷害兒子和丈夫以獲取保險賠償,當葉氏終得悉她的「真面目」時,始發覺自己恨錯難返,已經追不回之前循著錯誤的方向進行調查而浪費的時間,或許我們容易被自己的直覺誤導,以為一切盡在自己掌握的範圍內,卻在一剎那間得知自己被騙,要尋回自己之前喪失的時機,實在談何容易。因此,像葉氏般過度自信,可能會在關鍵時刻遇上滑鐵盧,不單身心靈受創,以往看世界時保留的一顆單純的心,亦在虛假詐騙盛行的世代裡「一去不返」。

由此可見,《死》的創作人套用死因裁判官常用的一句「死因無可疑」為片名,深具諷刺性。當我們經常以為該自殺案中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死者生前被謀殺時,便深信其死因無可疑,但其實他死亡的原因有眾多可能性,有關部門放棄探索其他可能性時,不代表這就是事實真相的全部。故我們需要具備清醒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不要盲目相信法庭的最終判決,需要在可能的範圍內,撇除直覺的謬誤,找尋兇案周邊相關的證據,以釐清及還原真正的事實。或許我們在此複雜乖謬的世代裡,真的有需要在表象背後尋找清晰的真相;否則,我們只會被騙,甚至被愚弄而不自知,生活在滿佈謊言的社會裡,卻對這些言語深信不疑,甚至把它們奉為千真萬確的「金科玉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